今年以来,随着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,国内建材行业的原料和能源成本大幅上升。建材企业在成本压力下纷纷对产品提价,向下游需求端传导。进入四季度以来,保供稳价政策已见成效,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的势头得到控制,尤其是煤炭供给缺口减小,价格出现回落,减轻了建材行业的成本压力。不过,在能源“双控”政策背景下,建材行业面临的能源约束加强,产能释放受到一定制约。
从需求端看,前10个月下游建筑业的需求不旺。一是在“房住不炒”定位之下,有关政策持续发力,国内房地产投资增速放缓,房屋新开工面积下降,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也出现双降。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速不及预期,其中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和道路运输业投资均有小幅下降。三是虽然总体来看国内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,但零星散发和局部聚集性疫情还是对项目施工和建材消费产生影响。四是今年三季度以来的异常天气影响了建筑工程进度。目前进入年底,北方施工项目在低温影响下陆续停工,建材需求进入传统淡季。
今年建材价格的几轮上涨,更多是供给端的因素,需求端表现并不强劲。值得注意的是,8月份以来国家已多次就应对经济下行压力、稳定市场主体等工作进行部署,尤其是11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包括加快专项债发行、研究依法依规按程序提前下达明年部分额度等措施,都有利于提振建筑业需求,进而支撑建材价格避免大的波动。
展望未来,短期来看,随着稳增长政策的发力和部分“十四五”规划重大项目逐步落地,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将有所加快。长远来看,一方面,新型城镇化要求建筑业更加注重“质”的提升;另一方面,经济增长的最主要拉动因素为消费。
因此,有关方面需厘清供需关系背后的结构性问题。建材行业单靠市场规模的自然增长已经难以维持较高盈利水平,行业日益由增量市场转向提质市场。再加上“双碳”背景下能源约束增强,建材行业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,亟需提升绿色发展和创新发展能力。一方面,要通过技术改造优化能源结构,降低生产环节的排放,同时要积极为进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做好准备;另一方面,要面向建筑行业的降碳需求,研发节能环保新型建筑材料,提高产品附加值。另外,建材行业应当积极进行产能的国际化布局,这无论是对于行业的结构优化、产品升级,还是为中国建筑企业“走出去”提供更有力的建材保障,都具有积极意义。
(作者系中钢经济研究院首席研究员)
- 行政拘留5日!嫩江一台球厅在疫情防控期间违规经营2021/12/13
- 全员昼夜奋战 人机结合边下边清保畅通2021/11/22
- 靳东出任中国煤矿文工团副团长 “老干部”终成干部2021/12/28
- 女子疑因宠物店吸猫感染鹦鹉热 鹦鹉热都有啥症状?2021/12/24
- 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: “小”城市打造志愿
- 张庆伟:持续提升管理保护质量和水平 努力
- 哈尔滨市建立经营业户诚信管理机制 3次违
- @高考生!多所驻庆高校招生计划和方案已提
- 高考期间大庆天气“和风阵雨” 最高气温29
- 大庆孤儿保障再升级 最新政策走在全国前列
- 哈尔滨机场第二通道 迎宾路高架桥施工忙
- 首批"提速办"事项清单公布 失业登记3个工作
- 财政部:2022年将实施更大力度减税降费
- 我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连续第五年缩减
- 山西6名失踪者遇难:在废弃金矿牟利 中毒身亡时有发生
- 稳住农业基本盘 做好“三农”工作 事关米菜油大事
- 旅日大熊猫“旦旦”回国时间再延长 延至2022年底
- 以色列暴发禽流感 两千野鹤24万只鸡死亡
- 意大利新冠病例青少年占1/4 发放绿色通行证逾1.6亿
- 希腊专家:感染奥密克戎毒株 发病率高死亡率低